犹抱琵琶半遮面是什么意思(犹抱琵琶用来形容什么)
犹抱琵琶半遮面是什么意思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的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唐代诗人元稹世称“元白”,与另一位诗人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给后世留下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脍炙人口的佳作,作品题材广泛,语言通俗,在全世界汉文化圈中都有着巨大影响。
犹抱琵琶半遮面意为环抱着琵琶半遮着脸。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出自《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深刻的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丑恶状况。白居易是唐代的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等。
《琵琶行》是中国文学历史上一首非常著名的叙事长诗,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唐代元和十一年(即公元816年)所作。《琵琶行》全篇描述了一位技艺高超却流落在外的琵琶女,通过琵琶女的视角,抒发了诗人自己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对自己无辜遭贬的愤懑之情。
“犹抱琵琶半遮面”是一句古诗,出自诗作《琵琶行》中的第十四句,前一句为“千呼万唤始出来”,两句加在一起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意思是:呼唤了千万次(演奏琵琶的人)方才走出来,甚至还抱着琵琶半掩住脸面。
犹抱琵琶用来形容什么
犹抱琵琶半遮面翻译: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是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名句,然而部分朋友就想知道,究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寓意是什么呢?犹抱琵琶半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
犹抱琵琶半遮面比喻女人
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该句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出自: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