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自菲薄的意思(妄自菲薄是贬义还是褒义)
妄自菲薄的意思
刘禅没有治国的才能,也胸无大志。这使即将率军出征的诸葛亮甚为担忧。出征前夕,他写了奏章《前出师表》。在文中有一段的大意是:
“先帝辛辛苦苦创下的事业,还没有最终完成,就不幸早逝了。如今,魏、蜀、吴三国鼎立,比较起来蜀国的力量最弱,这真可以说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但是,蜀国的文官并没有在朝廷上混日子,蜀国的武将们也都忠于职守为你拼命。大家之所以自觉这么做,是为了报答先帝的恩情,不辜负先帝对大家的嘱托。所以,你应该发扬先帝发愤图强、卧薪尝胆的美德,振奋*,万万不能够妄自菲薄呀!”
妄自菲薄的人总会觉得自己在别人面前矮三分,总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如别人,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气质好,总觉得懂得没有别人的多,自己不如别人的太多。好像别人总是优点,自己却一无是处。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自己身上的缺点,而没有发现自己身上的长处。其实,对于一个人来说其最难做到的就是能否真正做到正确地认识自己,欣赏自己,与自己和谐地相处。通常人们总是喜欢用大众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框定自己。常常会看到别人是如何如何的优秀而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要知道,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使自己更好地发展下去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还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失败者的阴影之中,从而使自己快乐。
三国时期,刘备死后,诸葛亮决心履行对刘备立下的诺言,辅佐刘禅统一天下,复兴汉室。为此,他竭尽全力筹划北伐曹魏的事宜。
妄自菲薄是贬义还是褒义
通常作谓语、宾语;含贬义。形容看轻自己,形容自责、自卑心理,自轻自贱。指对自己的品德、能力等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复兴汉室,他竭尽全力筹划北伐曹魏,刘禅胸无大志,没有治国才能,诸葛亮深表忧虑,出征前夕写《前出师表》,要他教育好百官不忘先帝恩情,应该发愤图强,不能妄自菲薄。
过分看轻自己,指对自己的能力等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形容自卑心理,自轻自贱。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
妄自尊大[wàngzìzūndà]: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造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只有妄自菲薄的人才会自暴自弃。未战而降,未免太妄自菲薄了吧!我们对自己的估计应该实事求是,不要自高自大。
妄自菲薄和谦虚的区别
妄自菲薄wàngzìfěibó【解释】: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示例】:单靠这几个人办不出。
【成语名字】妄自菲薄【汉语拼音】wàngzìfěibó【成语解释】随意看轻自己,不知自重。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成语典故】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据《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引)先帝创业未半而。
妄自菲薄: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典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近义词:自惭形秽、自轻自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