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马面和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在地府的地位)
牛头马面和黑白无常
》说:阿傍为人时,因不孝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有资料说佛教最初只有牛头,传入中国时,由于中国民间最讲对称、成双,才又配上了马面。但也有资料说马面也称马面
黑白无常,也简称为无常。白无常名为谢必安,脸上始终是满面笑容,身材高瘦,面色惨白,口吐长舌,戴着的官帽上写有“一见生财”四字,其意思是指希望那些恭敬神明的人士好运常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牛头马面和黑白无常,这两大组合,从定义上看,他们是两大勾魂使者组合,属于阴差一类。难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这还要从两者之间的来历说起。在牛头马面中,牛头又叫阿傍、阿防。《五苦章句经》介绍说:“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钢铁钗。”
马面又叫马头罗刹。“罗刹”为恶鬼,故马头罗刹即马头鬼。其形象为马头人身,与牛头是老搭档。《楞严经》卷八上面记载:“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面罗刹,手持*矛,驱入城内,向无间狱。”
牛头马面在地府的地位
潘仁美被提到“阴间”,在阎王面前就招供了,可见古人相信人死后是要到阴间受审的。古代的小说文章中提到阎王的非常多,除了潘杨案之外,《聊斋志异》中的席方平到阴间申诉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席方平为父亲伸冤到地狱告状遭受酷刑的故事,将人们观念中的地狱生动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不知道为什么进入中国之后成为了阴间的人,后来又专门给他配了一个马面,两个人组成了一个组合。关于牛头是在马面演变过来的,最开始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最后被道教的人吸收了,编进了自己的神话故事里。
牛头马面是要排在黑白无常前面的,按照在地府里面的排名,是要高出很多的。他们的工作顺序是这样的,黑白无常勾到魂魄,回到地府后,把这些魂魄交给牛头马面,他们两个在把这些魂魄送过去见阎王。还有一些传说认为,黑白无常带走的是普通人的是魂魄,牛头马面带走的一般都是有重大罪过人的魂魄,不管是哪种说法,有一点是肯定的,牛头马面要比黑白无常厉害的多。
一直到现在,我们提起这两个人的名字,都会想到是在地府里当差的人,他们专门出去勾起别人的魂魄,有很多人也认为,这两个人是在神话故事中捏造出来的形象。接下来我们要说到的是,这两对组合究竟谁更厉害一些呢?
黑无常和白无常谁地位高
他们两个专门在凡间收取*的魂魄,把他们带到地府中,然后再交给阎王评判,他们是否该投胎。这两个人物是在我国的神话故事中出现的,很多电视剧里把他们的形象都扮演的比较阴暗。事实上,在我国很多神话故事里,他们没有那么可怕,白无常经常会是笑着的,帽子上写着四个字一见生财,或许我们现在听到他们两个的名字,都会和死亡连接在一起,那都是电视剧把他们黑化了。
接下来我们要说到的是牛头和马面,他们同样也是去凡间勾别人的魂魄,他们和黑白无常不同的是,他们两个的来历是和佛教牵扯到一起的。关于马面的形象,是流传于佛教里面的,在佛教里面他并不是恶魔的化身,而是一位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