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本来的颜色(唯一一个彩色兵马俑)
兵马俑本来的颜色
彩绘兵马俑是在它的身体上刷了一层生漆,然后在生漆上添加各种颜色。在见到空气后,颜料之下的漆层仅15秒就会卷曲,4分钟内便会剥落,现在看到的兵马俑就只是陶胎的本色。
【图为绿脸俑。】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个绿脸俑,它除了头发、胡须、瞳孔是黑色外,脸部全是用石绿颜料涂成的绿色,至于原因到现在也是一个谜。由于绿脸俑太珍贵了,它成为唯一一个禁止出国展览的兵马俑。
考古人员介绍,“兵马俑本身就是真人大小,再加上彩绘,真是色彩斑斓,无比震撼。”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少数彩绘俑,都是埋藏在地下较深的位置的。
【图为出土的战马】当时参与兵马俑考古的专家们表示,早年发掘时,刚刚出土的兵马俑都是彩绘的,因为兵马俑暴露在空气中,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眼前陶俑的色彩逐渐消退,非常可惜。
【图为出土的彩绘兵马俑。】秦朝的工匠们涂在兵马俑身上的颜料种类很多,不同类别的兵马俑有粉绿、朱红、枣红、粉红、粉紫、天蓝等多种颜色。
唯一一个彩色兵马俑
不过我们所熟悉的秦兵马俑,颜色都是灰扑扑的,可事实上根据一些考古工作者回忆,这些兵马俑出土之初其实身上是有颜色的,而且色彩十分艳丽。另外根据考古工作者对于兵马俑身上的颜色进行分析发现,古人在绘制陶俑身上色彩的时候,其工艺也是相当负责,并非是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只是简单涂抹上去就可以。
说到秦兵马俑,或许很多人都不会陌生,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骊山镇西场村一户农民在打井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许多的陶俑碎片,也就此揭开了一个世界奇迹。为此陕西考古队迅速出动,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与保护,这才使得埋藏2000多年的秦兵马俑问世,1987年秦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也曾产生了很多灿烂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都长埋黄土之下,不为人所知。到了近现代,随着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曾经被埋藏在地底下辉煌灿烂的历史遗迹一个个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受到了几千年中华历史文明的辉煌灿烂。
大多数人对于这个知名度很高的杂志的兵马俑还原图进行质疑的原因都是,兵马俑的服装并不统一,但是这实际上就是在用现代人的眼光看问题。毕竟,服装,语言,行为习惯,都是会根据时代的更迭发生变化的,所以古代人的军队细节也和我们现代人想的不一样。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秦朝的军队之中的成员有很多也是别的国家军队的成员,所以他们的服装也都不一样。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细节处都非常值得人们去*,不过因为秦始皇陵兵马俑景区的大部分兵马俑都是黑色或者灰色,所以大家也觉得兵马俑的颜色就是这样的。实际上,随着临潼一个新发现,考古专家们才发现,原来兵马俑是彩色的,这件事也令非常多的专家学者震惊。某知名度很高的杂志也对彩色兵马俑进行了还原,还原图里,兵马俑的颜色五彩缤纷,看起来倒不像是战士,而是某场节日盛典里的活跃气氛的人群。
兵马俑最初的颜色
兵马俑之中,有一种颜色至今无法复原,那就是中国紫。这种颜色的消失,让人们运用各种方式进行寻找,但都没有找到,专家学者也感觉非常的遗憾。我国还是有非常多优秀的手工艺者,他们建造出来的手工艺品,蕴含着他们的心血和智慧,令人敬佩。
但是这种漆对于环境的稳定性要求很高,一旦环境和原来不一样,那么这种漆也就会被破坏掉。兵马俑的表面还有一些别的物质也会让兵马俑的颜色遭到破坏,而考古专家们轻轻碰一下,彩绘就会掉落。
这些兵马俑甚至还出现了*和剥落的现象,这让考古专家们非常的心痛,但也无济于事。其实,在此前项羽就已经找来30人去破坏秦始皇陵,这个时候兵马俑就已经遭到了烧毁。而且《汉书》之中也记录了一个小故事,就是一个孩子本来在放羊,因为羊跑到了秦始皇陵的一个洞里面去,所以小孩就拿着火把照亮道路,然后进到洞子里面去找自己的羊,但是这个洞子竟然着了大火。
根据相关记载来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出土的时候实际上并不是灰色或者黑色,它们的色彩都非常的鲜艳,颜色饱和度很高,而且颜色还主要是红色和绿色。但是,因为彼时的考古专家们在文物保护意识这一块还比较薄弱,所以在兵马俑出土之后,考古专家们都没能很好地保护好它们,最终它们在空气中因为氧化反应,颜色都退去了。
在工作人员在对兵马俑坑进行清理的时候,也发现其中的很多兵马俑都呈现出了被火烧过的样子,许多兵马俑彩绘也就这样被破坏掉了。兵马俑的颜色如此容易被破坏,实际上和兵马俑的上漆工艺流程有着极大的关系。兵马俑上色分为两步,一开始刷的那种漆也是在和空气接触之后才会变色,变色了之后人们再去绘制,最终才能绘制出彩色的兵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