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的古诗的意思(芙蓉楼送辛渐表达了什么情感)
芙蓉楼送辛渐的古诗的意思
此诗为一首送别诗。“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
解析: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打算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译文: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芙蓉楼送辛渐》是我们大家都十分熟悉的诗作了,它的作者王昌龄,也是一位我十分喜爱的边塞诗人,也只有包容的大唐,才孕育出所写诗篇意境都十分开阔的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表达了什么情感
冰壶之德,是君子之德,是官员必须具备的品德。王昌龄在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也经历了官场浮沉,但是自诩不改初心。
前面两句好理解,就是写早晨送别时候所见到的景色。“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唐诗写景,从来都是寓情于景,我们看到王昌龄所描绘出来的景色,就自带了萧瑟、黯淡的离别之情。昨夜江雨声声,更添寒色,今朝送君远行,江面的楚山孤峙,倍感伤怀。
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江苏南京)丞,可能是王昌龄与好友一起坐船,从南京到镇江。二人在芙蓉楼饯别,好友从此过长江到瓜洲古渡,沿着古运*上洛阳。
“寒雨”一词,让诗人原本就充满离愁的心更加孤寂,此情此景更是让诗人感慨万分。充满寒意的雨本来就让环境显得非常悲凉,江水在烟雨中显得那么朦胧。王昌龄在此还想到了自己的亲友,虽然他志向坚定,但也免不了有些许忧愁。
后面两句,关键在冰心玉壶上。冰和玉壶都是纯洁的象征。虽然环境堪忧,但是作者说他的心像玉壶里的那冰一样,晶莹剔透。主要想告诉亲朋好友,别听那些小人叨叨,诽谤污蔑,“我永远都是一片冰那样透亮”,让大家放心。这里不是在申诉什么,也不是向谁解释什么。他就打算那样,考得不错,也不给分配个合意的位置,罢了罢了,“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管长安那群人怎样滥吧,爱咋咋地。
芙蓉楼送辛渐是七绝吗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迷蒙霏恻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了你,我就一个人面对着楚山久久发呆,感觉内心有数不尽的离愁别绪。朋友啊,如果远在洛阳的亲友问起我来,请告诉他们,就说我的心依然是冰心玉壶,我所坚守的信念永远不会改变。
据载,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开元二十七年被贬岭南即是比较好次,从岭南归来后,他被任为江宁丞,几年后再次被贬谪到更远的龙标,可见当时他正处于众*毁的恶劣环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