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五霸七雄 口诀)

豆子6个月前 (11-16)推荐生活296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公元前286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五霸七雄 口诀)

公元前287年,苏秦、李兑合齐、楚、赵、魏、韩五国,合纵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

制霸中原:公元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并召集齐、宋等国在践土和诸侯会盟。史称:“践土会盟”。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晋文公正式成为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战国时代最后三十多年,山东六国已无力与秦国对抗,秦国不断向东蚕食六国国土,后来至秦王嬴政在位时,一举灭六国,一统中国。

五霸七雄 口诀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

称霸西戎:生卒于公元前682年—前621年。秦穆公达成秦晋联盟后,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个。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周襄王时出兵攻打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战国时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前475~前221)。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峙,战火频繁。“战国”一词最早出自汉代刘向的《战国策》。刘向叙录曰:“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哞争权,盖为战国。”

尊王攘夷: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战国七雄是哪7个人

问鼎中原: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开始成为中原霸主。

春秋大义:公元前650年至637年在位。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人里应外合,拥立齐孝公,宋襄公因此声名鹊起。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乘势各个击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相关文章

森林防火手抄报内容(防火口诀七句)

森林防火手抄报内容(防火口诀七句)

森林防火手抄报内容 可以通过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本运作、合理筹资、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税务筹划、充分运用国家优惠政策待遇等途径,为企业创造效益。 所以在工作业绩中也可以如实反映这方面的工作...

音序查字法的口诀是什么(音序查字法的正确顺序图片)

音序查字法的口诀是什么(音序查字法的正确顺序图片)

音序查字法的口诀是什么 音序查字法是指按照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来查字的方法。多是在知道字的读音,不知道字形与释义的情况下用此种方法。口诀:音序查字要记牢,先把首个字母找。字母下面找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页。...

五笔输入法字根表(五笔口诀快速记忆法)

五笔输入法字根表(五笔口诀快速记忆法)

五笔输入法字根表 自带了五笔字根表和口诀表,大家只需要点击输入法状态栏最右侧的【扳手】图标,然后找到并点击【字根】功能,就可以迅速地查看五笔字根表与口诀了,同时,它还支持将该窗口进行置顶显示,使得日常...

破十法的讲解方法(破十法的口诀)

破十法的讲解方法(破十法的口诀)

破十法的讲解方法 总之,凑十法和破十法是两种简单易懂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快速掌握加减法。通过有趣的儿歌、游戏和练习,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想要提高孩...

朝代顺序表口诀(历史朝代歌口诀)

朝代顺序表口诀(历史朝代歌口诀)

朝代顺序表口诀 中华文明有三百万年的民族文明根系,三十万年的文明历史,三万年的国家史,一万年的父系国家史。文明起源于信仰,太昊伏羲建立第一个父系国家政权时创立了原始儒教信仰,让广大*摆脱了对母系国家政...

夏至三庚入伏怎么算的(庚日计算口诀)

夏至三庚入伏怎么算的(庚日计算口诀)

夏至三庚入伏怎么算的 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这就是所谓的“三伏”。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