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时如何逃生(地震时的自救方法10条)

豆子6个月前 (11-17)推荐生活167

地震时如何逃生

(7)地下水物理和化学的动态观测:地下水动态在震前异常现象,宏观现象如水井水位上涨,水中翻花冒泡、井水变色变味等;微观现象如水化学成分改变(如水中溶解氡气量变化等),固体潮(天体引潮力引起的地下水位涨落现象)的改变等。通过地下水动态的观测,可以直接地了解含水层受周围的影响情况和受力的情况,从而进行地震预报。

地震时如何逃生(地震时的自救方法10条)

人体屈曲避震空间,比如采用蹲下蜷曲、靠固定物、面部朝下、手护头颈、口眼微闭、用鼻呼吸的*形成的自救空间。

地震往往突如其来,震时应急,好多事都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或困难的环境下做完,如紧急避险、撤离、疏散、联络,等等。所以,必要的家庭防震演练很重要。

简单地说,就是在工程建设时设立防御地震灾害的措施,涉及到工程的规划选址、工程设计与施工,一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

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在过桥时应紧紧抓住桥栏杆,待主震后立即向桥头移动;正在行驶的车辆应当紧急停车。

地震时的自救方法10条

选择合适地点后,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同时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眼睛和掩住口鼻;静心等待最佳逃亡时机。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观测数据:包括:地震、地磁、重力、地形变、地电、地下流体、强震动、现今地壳运动等观测数据。这是地震科学数据中数量最大的一类数据。

地声的声响与平日人们熟悉的声音不同且多种多样。如:“犹如列车从地下奔驰而来”“似采石放连珠炮般的声响”“类似于机器轰鸣声”“狂风呼啸声”“石头相互摩擦声”等等。但是,有时地声也不易与远处传来的风声、雷声、机器轰鸣声等相鉴别。

(5)重力观测:地球重力场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地球物理场之一,它与观测点的位置和地球内部介质密度有关。因此,通过重力场变化可以了解到地壳的变形、岩石密度的变化,从而预测地震。

地震逃生顺口溜六句

在平房:可根据情况充分利用12秒钟时间跑出室外,来不及跑的可迅速躲在坚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及紧挨墙根处,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使用座垫、被盖等什物保护头部等要害部位,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入的灰尘。正在用火的应当立即熄灭炉火,随手关掉煤气或电源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必要时对房屋进行简单加固,具体方法有:墙体的加固。墙体有两种,一种是承重墙,另一种是非承重墙。加固的方法有拆砖补缝、钢筋拉固、附墙加固等。

像山脚、陡崖和陡峭的山坡等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更勿停留。此外,不要在河边、湖边、水库边,以防堤岸坍塌而落水。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公元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器――地动仪,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验证。遗憾的是,地动仪实物和图样失传,只留下了文字记载,实物逐渐成为了千古之谜。

相关文章

地震后几分钟还会再震(第一波地震与第二波间隔时间)

地震后几分钟还会再震(第一波地震与第二波间隔时间)

地震后几分钟还会再震 一般来说,余震发生的时间取决于主震的大小和位置。如果主震是一个大型地震,那么余震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相反,如果主震是一个小型地震,那么余震通常会相对较少,并且很快就会消失...

512大地震(汶川地震图片胆小勿)

512大地震(汶川地震图片胆小勿)

512大地震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主体建筑名为“裂缝”,寓意“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整个建筑造型以大地景观的手法,通过地面切割、抬起,形成主要的建筑体量,并通过下...

地震了吗刚才(地震的分类)

地震了吗刚才(地震的分类)

地震了吗刚才 震中距清徐县13公里、距太谷区14公里、距晋源区21公里、距祁县23公里、距小店区25公里,距晋中市30公里,距太原市39公里,距太原市39公里。 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1695年...

为什么会地震(地震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会地震(地震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会地震 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来的。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造成了地震。 地震开始发生的...

高楼火灾逃生(高楼逃生缓降器)

高楼火灾逃生(高楼逃生缓降器)

高楼火灾逃生 在平时我们就要熟悉自己居住场所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可以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设施扑救,也可以利用逃生工具疏散逃生。如果是高层建筑发生火...

2011日本地震(中国唯一没有地震的省份)

2011日本地震(中国唯一没有地震的省份)

2011日本地震 据新华社东京2023年12月30日电,日本新潟大学等机构参与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报告,他们利用载人潜水器调查了日本海沟,在海底发现了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导致的高达26米的断层崖。...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