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鬼谷子徒弟顺序大全)
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孙膑天资聪颖,能融会贯通且悟性极高,而同为鬼谷子*的庞涓虽然也是一个聪明人,但对于鬼谷子传授的兵法却经常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这也是庞涓在日后与孙膑对垒中总是处于下风的原因。
庞涓出仕魏国,效力于魏惠王,是魏国的大将,因为心中忌惮孙膑的才能,于是将身在齐国的孙膑请到魏国,欲将其陷害。
魏惠王自然很赏识孙膑,更何况还是魏国大将庞涓推荐的人物,于是厚待孙膑,将其封为副将。可是背后庞涓却在魏惠王面前说孙膑怀有二心,认为其身在魏国心在齐国,并且设下圈套让全无察觉的孙膑误入其中,最后被施以膑刑,剐其膝盖骨又在脸上刺字,将他打入牢中,想让孙膑与世隔绝,彻底掩盖他的才能,为自己今后的仕途铺平道路。
鬼谷子,是华夏文明中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生长于先秦时期,鬼谷子本人没有做过经天纬地的事情,他的徒弟却在战国的舞台上出尽风头,先后有庞涓、孙膑、苏秦、张仪等四位高徒,分别辅佐魏国、齐国、燕国、秦国。从他徒弟的本事来看,庞涓和孙膑属于兵家,苏秦与张仪属于纵横家和法家,而他本人喜欢道家的归隐生活,由此可以推断,鬼谷子是位集兵家、法家、纵横家、道家等诸多门派于一身的集大成者,属于罕见的全面型人才。
如果说孙膑是因为庞涓的嫉妒,那么苏秦和张仪两人之间就有的说了。苏秦师出鬼谷之后回家刻苦读书,甚至达到了悬梁刺股的地步。之后的他身佩六国相印,力主六国合纵。然而张仪恐怕就是苏秦的命中冤家,张仪在秦国为了证明天下大势是在慢慢的统一的,而不是苏秦那诸侯相安,于是他就发起了连横破除合纵。
鬼谷子徒弟顺序大全
与此同时的孙膑在取得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胜利之后,就选择了隐居,辞去了官职回归故里。从此不问世间俗事,专心著书立说。孙膑看遍了人间的丑恶,原本和自己最好的同窗师弟一起同朝为官,但是因为一时的嫉妒陷害他成了一个残疾人。但是孙膑也并没有因此放弃庞涓,庞涓自刎之后,孙膑还待庞涓的头颅回到了齐国,并且亲自为庞涓立碑,孙膑也因此辞去了官职,也是唯一一个善终的人。
苏秦是这几个人中爬的最高的人,被赵国封为武安君,自己更是身佩六国相印,然而苏秦也是摔的最惨的。苏秦为了弱齐鼓励齐王增高宫殿,大兴土木。但是之后因为和齐国大夫争权被刺杀,死之后尸体还被车裂。与此同时的张仪混的也越来越不如以前了,秦惠文王死后张仪就不得秦武王的看重。秦武王以为张仪朝秦暮楚没有忠心,于是就将其挤兑出去。张仪为秦国的强大操劳了一辈子,最终还是一无所有的回到了魏国。
鬼谷子对庞涓的心思早已猜透,却没有明说,有一天,庞涓下山打水时,听说魏国正用重金访贤聘能,他心里别是一番滋味,想到自己学问超群,该建立功业了,按捺不住的他激动地赶回谷中找到师父鬼谷子,准备辞行。
“同样为花,何言贵贱?”鬼谷子说,“你知道这花的名字吗?它叫马兜铃。一开就是十二朵,正好是你发迹的年数。采于鬼谷,见日而枯萎,你成功的地方,应该是魏国。但你会欺骗他人,也会因为欺骗他人而被他人欺骗。所以一定不可欺骗他人,否则,后果难以预料。我给你八个字,一定要记住。”
这时,恰巧孙膑也在身旁,庞涓噙着泪对孙膑说:“我与孙兄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这次下山,如果我能发迹,一定推荐师兄。一定与您共建大业。”
庞涓是好人还是坏人
于是,庞涓蹲下身子,使劲将草花连根拔起,然后小跑着回去拜见鬼谷子,伤心地说:“师傅,六月的天,山里没有花呢。”
后来,孙膑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逃到齐国,助齐国争霸天下,也报了自己的血海深仇,在马陵道乱箭射死了庞涓。同时也印证了鬼谷子当年的预言。
后来的事,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庞涓在魏国建立了不朽功勋,当了大将军。他的师兄孙膑去投靠他,反而被庞涓所害砍掉了双脚。
庞涓一听,觉得师傅真是自己肚里的蛔虫,说到他心坎上了忙跪下致谢说:“谢谢师父,*正有此意,但不知我这次下山后能否成功呢?”
这个故事,其实我是不信的。这可能是一些相学大师为了找到自己的学问出处,拉虎皮做大衣,便把孙膑、庞涓的命运,借鬼谷子之口说出来,以增加其神秘性,从而为命理学找到其合理性和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