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统一六国的顺序(谁把秦朝灭亡了)
秦国统一六国的顺序
秦朝统一六国的顺序:韩、赵、魏、楚、燕、齐。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秦灭六国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秦灭六国的战略有两个内容,一是“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二是继承历代远交近攻政策,确定了先弱后强,李斯建议先攻韩赵,“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荆魏不能*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
当秦王政刚即位时,李斯就在向秦王政的上书中指出:秦国已具备了统一天下的条件,六国实际上已降到秦的郡县的地位了。这说明秦国统一天下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集权的国家政权,新兴地主的力量比较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到了秦王政即位时,关东六国都已衰败,唯独秦国越来越强。
经过春秋战国数百年来长期的争霸、兼并,天下逐渐向统一的方向发展。六国日渐没落、秦国国力蒸蒸日上,秦国统一天下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然而,楚国与齐国断交了,又等不到秦国土地,于是出兵攻秦,最终在丹阳、蓝田两次大败,国力大挫,不得不答应张仪的条件,臣服于秦国。
谁把秦朝灭亡了
秦国原本打算通过武力施压,迫使魏国屈服,实行秦、魏连横。然而事与愿违,秦国的军事行动反而坚定了魏惠王的抗秦决心,加强同齐、楚的友好关系。
一年后,合纵联军出兵攻秦,然而刚开始楚、燕便掉链子,实际上与秦国交兵的只有韩、赵、魏三国。秦国出兵迎战,双方激战于修鱼,联军损失八万兵力,合纵失败。
张仪抵达楚国后,承诺以商於六百里土地作为齐楚断交的条件。六百里土地,使得楚怀王利令智昏,听信了张仪的承诺,果断与齐国断交,甚至遣使将齐王臭骂一顿。
一年后,秦国与齐、赵组成伐魏同盟,三国同时出兵攻魏。在秦、齐、赵三国夹击之下,魏国东败于齐。西败于秦,北败于赵,国力自此不振,主动放弃了原先侵占秦国的河西领土,以缓解两线作战的压力。
公元前321年,魏国公子出使秦国,张仪借机游说,表示希望前往魏国担任官职,魏惠王不知张仪的阴谋,欣然应允。
秦灭6国顺序口诀
张仪在秦惠王时期的连横政策,不管是削弱魏国,还是削弱楚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拆散合纵联盟,连横也取得了魏楚臣服的目的。当然,连横也有不足之处,他只是一种和平的扩张手段,并不能赢得土地。想要兼并别国,根本上还得依靠武力,这也是秦武王驱逐张仪的主要原因。
公元前337年,秦惠王即位,车裂了与自己素有嫌弃的商鞅,开始重新制定对外政策,试图寻找一种能够迅速制服东方诸侯的手段。
早在搞连横之初,张仪就提出:魏国是合纵的核心,楚国是合纵的领袖,魏国臣服,如果能够顺势制服楚国,就能对合纵釜底抽薪。搞定了魏国,张仪便将合纵的重心放在楚国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