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察则无徒(君子慎独,卑以自牧)
人至察则无徒
老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语出《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大意为河水如果太过于清澈,那么就无法看到鱼虾之类的水生物。因为一眼可以望到底的水面,水中的鱼根本没有可栖身之地。
而如果人太严厉或不讲情面,那么就没有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了。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思想转变,这句话多用于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这种现象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如出一辙。
古人虽然无法感受到科技时代的力量,但是却用高超的智慧去警醒世人,做人、做事一定要遵循规矩或法则,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如鱼得水。就算是无法在庙堂发挥个人能力,也可以在江湖展现自己的才华。
如果你想了解“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翻译是什么?“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哪里?可以仔细浏览本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先说水清而无鱼的原因。我们都知道鱼在水中生存需要养料,如果水太过清澈,水中没有藻类和其他水生物种,那么鱼也无法存活。
君子慎独,卑以自牧
总体而言,这两句话从自然谈到社会,告诉我们宽容才是最大的生存法则。不管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需要宽以待人。唯有这样才能借助别人的力量,让自己获得发展。换句话说,成全别人方能成就自己。
同样的,有些人在生活中太过强势,他们把一切都计划得完美无缺,这让与他们在一处的人十分压抑,慢慢的他们身边便没有了可以谈心的朋友。
事实上,“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中国古籍《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里的一句话,历来为人称道。这句话的表面意是:说太过清澈的水里不会有鱼,太过强势和精明的人不会有朋友。那这是为什么呢?
从此,一直到东汉灭亡,朝廷也再没能控制西域。西域被匈奴人控制,他们利用车师国掠夺凉、并二州,凉、并因此枯骨遍野、荒无人烟。
班超回中原之前,任尚向他询问治理西域的方法,班超的回答让他不太满意:“你有一个弱点,就是太过明察了!西域诸国毕竟是蛮夷,桀骜不驯是他们的天性。若想长久安定西域,就不能把他们管得太严,只需要松散的管理,让他们不做乱就足够了。”
智者不争,仁者不责,善者不评
你以为这只是因为人有私心吗?作为一个老板,最大的私心就是让公司盈利,他难道不知道包庇亲属会损害公司吗?他为何要这么做呢?
果然,任尚管理西域不到两年,西域便大乱,西域诸国联合举兵攻打任尚。朝廷觉得西域对自己作用不大,若是为了西域发大军打仗的话,得不偿失,就把任尚招回中原,决定放弃西域。
“法不容情”的行事风格,不仅无法让公司健康发展,还会导致人情淡薄。对待下属太苛刻,会导致他们心生怨念,与上司离心离德,上下二心,就会导致所有事都办不成、办不好。
上司包庇下属,必然会破坏公司的行政制度,必然会逐步败坏公司风气,长久以往,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司走向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