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位于哪里(钱塘湖与西湖的区别)
钱塘湖位于哪里
河坊街文化价值河坊街于2002年十月开街,改建后的河坊街体现了清末民初风貌,重在突出文化价值,营造以商业、药业、建筑等为主体的市井文化,保持其历史的真实性、文化的延续性和风貌的整体性,同时确定河坊街为步行街。
御码头自五代以来,历代皇帝游览西湖,大多是从涌金门外埠头下湖。据记载,宋室南迁后,高宗、孝宗、理宗皇帝都在涌金门外埠头翠光亭登船游西湖。清康熙、清乾隆皇帝的母后也曾在此登船游湖。2002年在柳浪闻莺公园重建御码头和翠光亭,为西湖南线增添一处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
花港观鱼是由花、港、鱼为特色的风景点。西湖十景之一。地处苏堤南段西侧。1964年二期扩建工程告竣后,占地面积达20公顷。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与雷峰塔、净慈寺隔苏堤相望。红鱼池位于园中部偏南处,是全园游赏的中心区域。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岛,池上架设曲桥,倚桥栏俯看,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泼刺戏水。
“苏堤春晓”是“西湖十景”之首。长堤卧波,贯通了整个湖的南北两侧,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被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五)河坊街景区河坊街为杭州历史文化街区,街上最具影响的有胡雪岩故居和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成为此街的一大亮点。这里特色小吃、古玩字画、商铺云集。老字号、杭州特色各类店铺约有一百余家。
钱塘湖与西湖的区别
河坊街名称由来河坊街旧称清河坊,因有清河郡王府在此。清河郡王便是参与暗算岳飞的张俊,不过很多人只知清河坊而不知张俊。张俊如今与秦桧等四人被铸成铁人跪像,永久跪在岳飞的坟前,受万民唾弃。
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总高71.679米,总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塔身对径28米,边长11米,周长88米,塔底为原雷峰塔遗址。
桥上新人为爱留下最美瞬间,尽管这天比较阴冷,湖边风较大,游客都有点索索发抖,新人们在爱的感召下,心中暖暖的,此时将自己最美丽、最性感、最真挚的感情一览无余。
雷峰塔顶层俯拍西湖景,初冬的西湖,没有因阴冷的、没阳光的天气而显逊色,它有其独到的沉稳之美,绿植五彩斑斓的着色依然如故,出奇好看,游客纷纷被自然之美所吸引,虽然塔廊凉风习习透心凉,但美景拍摄心飞扬。
(三)苏堤不觉间来到了苏堤苏堤,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旧称苏公堤,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苏堤是北宋元祐四年(1089),诗人苏轼(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杭州*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
钱塘湖是西湖吗
双投桥双头桥得名于历史上的长桥,史载南宋淳熙年间,钱塘书生王宣教和*陶师儿因自由恋爱受陶母所阻,八月中秋之夜,双双投入桥下而死,后人为纪念这对忠贞不渝的恋人,将此桥称为双头桥。2002年西湖南线整治时,沿用旧有名称,结合此处水势地形修建此桥。双头桥为欣赏“雷峰夕照”景观的最佳视角。历代文人画家也多爱取景于此。黄昏时分,但见夕阳斜照,湖中倒映山峰古塔剪影,晚霞镀塔似佛光普照,意境深远。
雷峰塔顶层俯视对面净禅寺净慈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雷峰塔对面,是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中国著名寺院之一。因为寺内钟声洪亮,所以"南屏晚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该寺在浙江杭州的南屏山慧日峰下,是公元954年五代吴越国钱弘俶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永明禅院;南宋时改称净慈寺,并建造了五百罗汉堂。
1999年7月,浙江*省*、杭州*市*批准雷峰塔重建工作正式列入议事日程。2000年12月16日,雷峰塔重建工程正式开启。2002年10月25日,雷峰塔重建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