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带五彩绳有什么说法(端午节五彩绳不扔行吗)
端午节带五彩绳有什么说法
这习俗自汉代时已流传到北方中原各地,在东汉应劭著《风俗通义》中记载说把它系在臂上可避病除鬼、不染病瘟;在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中又记述有将五色纸挂于山中,召唤五方鬼神的巫术,大概是以五色象征五方鬼神齐来护佑之意。《荆楚岁时记》载:“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
冲走。带走晦气。据说戴五彩绳的孩子就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而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疾病冲走,孩子门由此可以保安康。
由系五彩线而演变出戴香囊的风俗习惯。香囊俗称香布袋儿,也是端午节人们必戴的物件。香囊由各种花色的布缝制而成,内装由丁香、香草、白芷、甘松、苍术和雄黄等制成的香料粉,用五彩线作索戴在小孩身上,其作用也是祛病辟邪。
在端午节节这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驱邪。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系五彩绳由五色丝线系臂演变而来,为小孩系五彩绳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它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这些习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许多种漂亮好玩的香囊等饰物。如《东京梦华录》记北宋开封过端午要购,“百索、艾(多年生草木板物,叶子有香气,可入药,内服可做止血剂,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篙或蕲艾)花、银样鼓儿花”。是佩戴饰物。
端午节五彩绳不扔行吗
当然,现在一切的风俗都变得与时俱进,只要心里舒服,一切都可以百无*,不过有时候尊重传统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五色丝可以驱邪避瘟的象征意义远比实际功能明显,因为至今没有关于这几种色彩为什么会消灾去病的具体说明。可见这是俗信中具有魔力和象征的神奇物,和节日用的艾叶、菖蒲、雄黄等医药功用显然不同,纯属俗信求吉的需要。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节日的五色丝又充分表现了祝贺的含义。
端午节除了带五彩绳的习俗外,还有挂小辣椒、老虎鞋,孩子头上写上王字,这样孩子不闹,也是为了驱除灾害、*。
五彩绳应该是在端午节那天的早上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端午线。也可以在前一天晚上戴上。不用带的太早!
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给家中的孩子佩戴五色丝绳,以避不祥,所以传统上用五色彩丝编成绳索,配以银锁,缠绕于儿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灾,祛病延年。制成的五彩绳佩戴时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又有一说如果小孩还没满一岁,就只系红色的彩线。
转运绳有什么说法
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飘走,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的,而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必须是青、白、红、黑和*,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也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
相信很多少数民族的地方都有出现过在端午节戴彩绳、戴香包的习惯,其实也是一直传承下来的端午节风俗,那么大家就要知道端午节戴彩绳的寓意,端午节戴五彩绳的讲究,是在端午节什么时候佩戴香包或者五彩绳呢,接下来大家
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